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流言蜚語


「凡事小心好,這兒是非多,妳一些話就別講給他人聽,算保護自己。」

「說來,離開台北,到歐洲求學那一刻,逐漸不在意人們的眼光了,到國外才發現,我的叛逆性格,竟被人豎起了大姆,這是我在台灣未曾有的經驗。」

這是我與台灣友人前一陣子通伊媚兒時,信裡的一個小小對話。

愛與相信
當食指在滑鼠上一按,游標在「傳送」字樣一點,信送出的一剎那,腦子裡突然浮現英國小說家斯特(E. M. Forster)的《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情節,與一段我始終放在心上的對話。

曾經做過記者的艾默生(Emerson)有個兒子叫喬治(George),從小,他教他為心而活,不用擔憂外在所見,他說:「我看的是內心的世界,這兒有鳥唱,有藍天。」還教他,生命最值得信賴的不外乎是愛:「去愛,去做你愛的。」

之後,喬治愛上了一名女子露西(Lucy),表姐芭投特(Bartlette)總在旁鞭策她,深怕她講不合宜的話,怕她犯錯,不小心違反社會的禮節。為了迎合社會的價值與他人的期待,露西選擇了一名門當戶對的男子,是位美學專家,但沒探求心靈的契合與否,還是訂了婚。然而,喬治有一次趁機,向她表述何謂愛情的道理,說:

******
他只想佔有妳,把妳當做一幅畫,或一個象牙盒,因而擁有與炫耀,他沒想到妳是真的,能思考,活生生的,他不愛你,而我愛你,我想要你有自己的想法與觀點,甚至當我將妳擁在懷中。
******

這番苦口婆心,就算內心愛他,她依舊繼續否認。

喬治因被拒絕,將離開傷心地,而,露西也跟家人計畫到希臘,大家從此不再見面,但艾默生在這緊要關頭,出現了,與露西做了以下的對話:

******
艾默生:喬治將過來帶我去倫敦,他無法忍受這兒一切,他說想到妳,看見妳,聽人談起......

露西:艾默生先生,請不要離開,至少不要因為我,我要去希臘了要離開你舒舒服服的家,真的不要

艾默生:為什麼要去希臘呢?親愛的,原諒我這麼說,妳似乎在混沌中,對我來說,似乎妳要去希臘的原因,妳取消婚約,聽芭投特小姐告訴是因為妳愛喬治。

            (這一剎那,露西哭了。)

艾默生:光澤從妳美麗的臉蛋消失了,就像喬治一樣。我無法忍受這些,現在,我讓妳哭了,請原諒我。

露西:但,我必須要去希臘,船票買了,每件事準備好了,那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艾默生:只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那就是去愛然後分開。

            (媽媽在樓下喊,露西聽到了,起身要走。)

艾默生手拉著露西,說:妳愛喬治,妳愛這個男孩、他的身體與靈魂就像他愛一樣 

露西:我當然愛,但又能怎樣呢?

艾默生:

露西:不,媽媽在叫我了,我必須要走,他們相信我。

艾默生:他們憑什麼相信妳呢?當妳在欺騙每一個人,甚至包括妳自.. 
******

為心而活
艾默生最後的這一句提問,讓露西恍然大悟。沒錯,活在別人的眼光,屈就於外,忘卻心到底怎麼一回事,是瞞別人,也在騙自己。

人往往寧可相信世上還有更重要的事,來否認愛,然而,那卻是人最深沉的觸動與渴望啊!等到失去後,才餘生遺憾、感嘆,有何用呢?斯特深刻的觀察到這一點,以諷刺的口吻,揭發社會的虛偽,他對真正為心而活的人抱以無限的同情,此信仰在這文學鉅子的血液裡奔流。

十多年前,坐在飛機上,心想著《窗外有藍天》,因他的人文關懷,就像一根高聳的支柱,不斷在那兒扶持我,從一開始的疑惑,如持續的問號,慢慢的,在去除假象的外殼,與剝下沉重的面具之後,最後,像泉水湧進,再涓流,滴啊滴,如此澄明、清澈,彷彿是一個尋找「心」的旅程。

無視於所有的流言蜚語,我突破,也走過來了。

(此對話約在影片中 1:25-1:27 之間; 與 1:48-1:50 之間)

Jagten(獵捕)的高潮



<<Jagten>>獵捕)的高潮, 是我近幾年看過最棒的電影, 極為寫實, 剛在 youtube 找到了其中約2分鐘的片段, 人在被社會的集體歇斯底里(hysteria)控訴之下承受的痛苦......

以下是我去年年底在部落格寫下的:

******

故事描繪一位男老師被污衊兒童性侵犯,那是一個小女孩因妒嫉編的謊言校方不但不查明真相,還亂傳謠言,最後學校的老師與家長全知道,還不止很快的鎮上每個人都聽聞了

這子無虛有的指控,連友人也無法諒解一一離他而去甚至店商也不賣他東西狠狠的被揍,最親的狗也被暗中槍殺,警察偵訊,又有法律訴訟弄得他悲慘無比生活簡直如地獄一般


這位男主角一一承受,最後在聖誕節那天,他上教堂,自己一人獨坐在前端,他轉身回望眼睛盯著最好的老友,說到這裡是電影的高潮


他的老友也看著他,從他眼裡,他看見了無辜,但老婆又在旁邊說東說西的,馬上又回到懷疑的態度,我認為這位老友代表的是人內在良心(真理, truth)與集體價值(歇斯底里, hysteria)的衝突


獵捕?獵捕誰呢?是動物嗎?不,是好人


******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美學小盒〉之五:一剎那的覺醒動人


維梅爾〈帶珍珠耳環的少女〉
Vermeer“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1665
瑪莉亞維梅爾(Maria Vermeer

轉頭回眸之美
維梅爾堪稱是一名畫「光」的能手,光線由左方打過來,女主角的頭巾額頭、頸、襯衣、衣袍,都有了亮光,左邊未照到的地方,產生深淺不一的陰影,有趣的是,那右邊,垂直走向的黃色布巾,照理說,上面應該有大片的黑影,但未如此映托,為什麼呢?整個背景的黑漆漆,是畫家故意在她的身體與環境之間作隔離的效果,彰顯一份永恆的雕塑感。

因為他懂光的操弄,那顆珍珠的左側一帶,全黑,呈近似三角形,將它的亮,表現到如火纯的地步,因為那緣故,在視覺上,我們的焦點則會立即放在她的臉蛋上,特別那發亮的眼睛與濕潤的嘴唇。

臉與身體之間,雖然源自矯飾主義mannerism(原從義大利文 maniera 生過來,有風格之意)對轉動姿態的詮釋,然而,畫家將此派別運用的更自然,50%向著我們,而另50%是隱藏的,享有50%的亮光,但也有50%的黑暗,理性與感性拿揑的恰到好處

看著她,下一步,她將要做什麼呢?這疑惑也就是畫家精思的地方,巧妙的激發人的想像與窺探,因此,這回眸給人突然的來襲,是一瞬間美的覺醒這一剎那,不由得在我們胸中,發生了一場難以釋放的心悸

《藝術,背後的故事》的(美學小盒)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魂斷威尼斯



長久以來,我在美的探尋裡,懵懵懂懂的,經常在混沌之中翻滾,不知去向,直到十五年前,我觀賞了一部義大利導演維斯康堤(Visconti1971年拍的「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裡面有兩位音樂家,他們是好友,相爭相鬥,聚一起時,常辯論什麼是篤信精神美的卡斯塔夫Gustav踏上威尼斯嘗試尋找創作靈感最後當死神降臨時他才體悟到「」,竟然與他一生信仰的美學觀背道而馳目睹一個驚豔的臉龐,與活力的身影像勾魂似的一種肉體的耽溺愛的渴望、及美的救贖同時在那一刻發生了,不管內心怎麼用理性、邏輯、意志力來否認,但此慾望來的之快,如此強烈,侵襲與撞擊,卻沒有比這更真實的了,卡斯塔夫那一剎那的領會,往後,也成了我對美的覺醒

再回矇的Malala












十五歲的Malala, 自從在巴基斯坦被射來的子彈傷到後, 好一陣子住院動手術, 今天, 她開始上學了, 是伯明罕一家女子中學.....

她求知慾之強, 不因強權的逼迫而放棄, 繼續爭取, 追求更高的理想 


那聰慧的臉又再次做美麗的回矇


照片取自:

http://news.sky.com/story/1066900/malala-back-in-school-after-taliban-shooting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韃靼人的沙漠



看過電影無數, The Desert of the Tartars 我的最愛, 原因它刻劃了人在面對現實時, 寧願選擇否認, 假裝視而不見, 直到最後, 問題來了, 也來不及了

雖然1974年拍的, 都快四十年了, 但好的藝術, 真能抵過時間, 它也反應了當今西方社會的否認心態,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氾濫, 西方文明在逐漸, 一點一滴的崩潰 

導演Valerio Zurlini 是藝術史出身的, 很懂美學, 看他拍影片的角度, 許多畫面可聯想起史上的藝術傑作, 像The Desert of the Tartars 就深受義大利畫家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畫作的影響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美學小盒〉之四:原罪,裙下的狂妄


林布蘭特〈沐浴溪間的韓德瑞各〉
Rembrandt“Hendrickje Bathing in a River”1654
韓德瑞各˙斯多弗(Hendrickje Stoffels

肉身腐朽之美


韓德瑞各穿著鬆垮的白衣,掀開的不是鮮嫩細緻,我們看到粗糙、腐敗,身上充滿了瘀青,特別在手背與膝蓋周緣,或許你會問,這美嗎?

林布蘭特畫完〈沐浴溪間的韓德瑞各〉後,一年內,又畫下另一件驚嘆之作屠宰的“The Slaughtered OX”,那隻被屠殺後的牛,殘酷的被掛了起來,顯得震撼無比,兩者具有類似性

原來,此藝術家對不切實際東西沒啥興趣,所觀察、想擁抱的是一種可觸碰的肉身,乍看時,韓德瑞各被他描繪成近似動物的肉,雖然不至於血淋淋,但粗暴、殘破、腐朽、與苦澀一一流露,關鍵的是,他為此注入一份特殊的悲憫憐惜、與疼愛。後方又有一件帝王般的衣袍與一條豪華的織毯,那是畫家準備授予愛人的冠冕

林布蘭特是第一位將腐朽的肉身,帶到情緒頂點的畫家,我們經驗到的不外乎——愛的高潮

《藝術,背後的故事》的美學小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