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米開郎基羅的氣味.....

  不美化自己就算了,更全身剥皮軟趴趴、吊起來、受酷刑的模樣,這麼糟蹋自己!」是我第一次看見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自畫像,寫下的觀感之後,這些年,只要一觸碰到最後審判〉(Last Judgment)圖像,我便會納悶,一向讚頌青春與肉體之美的人,怎麼把自己弄得如此不堪呢?

傑作之鑰
味道是可以記憶的。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天下午,在佛羅倫斯的羅倫佐圖書館(Laurentian Library)裡,與米開朗基羅邂逅的一刻,陽光洒了進來,我坐在一偶,手中沒書,只靜靜的在那兒感覺,牆上一格一格的長方形框模,不知怎麼的,在我腦海,竟浮現出一扇接一扇的「」,像敞開似的,通往寬廣與自由的空間米開朗基羅設計這棟建築物時,才四十多歲,他有個念頭:留在外面,是盲目,進入,就可以被啟發。」進入?進入哪裡呢?知識的世界

在那兒,我聞到的不是書稿的香氣,而是大師靈魂遊走,散佈濃郁的酒精,與強光交會後,擦生出某種遠古的燒焦味。

米開朗基羅,身為雕塑家、畫家、建築師、工程師之外,更是一名擅長文字的創作者。一生留下十四行詩、抒情短詩、無伴奏合唱曲、四行詩,共三百多首,當他雕刻、繪畫、從事建築與防禦工事時,猶如大力士般的付出苦力,然在詩裡,他溫柔地訴說情愛,也告知我們何謂藝術,何謂美

他,出生於義大利加百里斯(Caprese),一過了童年,被送去當學徒,這樣的起頭,與其他文藝復興藝術家沒什麼不同,但真正特別的,他說:

若說我底子有什麼好,那是因我生在一個微妙的環境,隨著,喝奶媽的奶,學會了拿鑿子與鎚子的竅門,用這些來製造人物

自小失母,唯一的溫暖來自於奶媽賜的奶,恰好,她是大理石礦家族的一份子,此因素,足夠燃點他的藝術生命才氣顯露,十四歲,便入佛羅倫斯的大地主梅帝奇(the Medici)家族工作,也參與最時新的人文學院,一股新柏拉圖之風的吹起,他感受一群哲學家與藝術家汲汲的捕捉之前羅馬的光榮,相信古代傳奇智慧與真理,處在形塑期的他,受此思朝的衝擊,興奮之外,更如海綿一樣,對於美學精華,不斷吸啊吸!

若問,什麼是他的藝術原則?他一首〈藝術家〉,前五行,開宗明義說:

無一物,最偉大者可構思
每一大理石塊,不禁閉
自身:設計,只要
手跟隨智力,便能實現
壞的,我逃; 好的,我相信

所有的媒材,大理石成了米開郎基羅的最愛,它雖硬,但自由度卻最大,最能看出藝術家設計的本事了,當然,更是一種能量與耐力的大考驗

今天,若談藝術,多數人會強調創意,藝術沒有好壞之分; 然而,五百多年前的米開郎基羅卻不這麼認為,他將智力」的高度、分辨品質的優劣,抱著歧視」的態度當作判斷藝術傑作的關鍵


長壽?永恆?
1536年,在羅馬,他巧遇了一位美麗寡婦維多綠亞科隆娜(Vittoria Colonna),女侯爵,也是詩人,兩人相知相惜,好多年,是透過互寫十四行詩傾吐情意,一直到她過世為止。

藉由吐情愫,之間也談起美學,其中,也觸及長久以來,人們思考的「藝術永恆」難題,譬如一首十四詩給維多綠亞科隆娜

淑女,怎能這麼碰巧——尚此,我們看到
在長經驗中——
從巨大的採石場,雕塑一個活的影象
會比隨時死亡的創造者,維繫的更久嗎?
答案若是,表示產生效果,
而甚至,自然被藝術超越;
知道於藝術,我給了過去,
但明瞭於我,時間在擊破信仰。
也許我倆,我可
在顏色或石頭上,賜予長壽,
到此刻為止,描繪每個外觀和風采;
以便一千年後,我們死了,
就算妳多美,我多疾苦,
我如此愛妳的理由,或許仍被察覺。

此詩生動的描繪出藝術家碰到的苦處,怎麼超越極限,想盡辦法延長藝術的壽命

這兒,除了提問,米開郎基羅也敏感的意識到,青春的流逝,極力與自然爭鬥,與時間對抗,他在這種情況下,激發出美學的精華他也暗示,在藝術裡,我們看到了人的超越然而,謬思如何撥動創作者的心弦,更在藝術品中持續的流動,不管多久的未來,仍會與觀看的人,不斷釋放化學變化,藝術若說不死,就是如此了

柏拉圖之子
他與寡婦科隆娜之間的愛,屬於柏拉圖式,純潔又長久,但,他還有另一群迷惑的謬思,在背後騷擾他,若問文學史上,誰是第一位用現代口吻,為美男子寫一長系列的情詩呢?我們或許會聯想莎士比亞吧獻給男孩的十四行詩,是家喻戶曉的; 不過,米開朗基羅一連串的情詩,呼喊的對象,也是年輕男子說來,他這方面要比莎士比亞早了半世紀,誰先開創?誰最具原創性呢?無疑的,米開朗基羅了

詩的主角,可能是他的模特兒貴族男子或學生,總之,對他們的愛,之熾熱,之激情,常將他們比喻成太陽阿波羅大力士上主,而他呢?一旦愛上了,渾身像火一樣燒啊燒,滾啊滾,如寫給男模普及歐(Febo di Poggio):

我總以為我可以跟愛協議
現在,我遭難了
你看,我怎麼燒

這兒,我們看到他心的燒灼再舉一個他寫給男模波瑞尼(Gherardo Perini)的詩,大師沒他,真患了殘疾一般:

他的羽毛是我的翼翅,他的山坡是我的腳步,
是我腳的一盞燈

另外,一位叫卡瓦立瑞(Tommaso dei Cavalieri)的貴族男子,大部份的詩是為他而寫,有一首十四行詩〈美的厄運〉,表露對他的萬分深情:

…..
愛俘虜了我; 美盲了我靈魂
憐憫與慈悲有溫柔之眼
在我心喚醒希望,此不欺瞞
有什麼律法,什麼命運,什麼可控制,
什麼殘酷,能否認
死亡可完全免於完美呢?

他還有一首桑蠶〉,說渴望化作一件衣裳,裹在卡瓦立瑞的身上,看啊,愛慾有多烈呢!米開朗基羅桃李滿天下,最令他錐心刺痛的是布拉奇(Cecchino dei Bracci),這位學生在十六歲時,突然去世,留給大師無限哀愁,隨之,寫下了四十八首銘詩,其中之一:

此刻地埋肉身,這兒是我的骨,
剝奪的俊美之眼與活潑氣質,
我仍然忠於他,喜悅於床,
我擁抱的人,我靈魂居留那兒

目睹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人們會驚嘆那浩大雄偉的氣勢,自然的,認為他精力旺盛自主性夠強,強到無一人能左右!實際上呢? 

看著他的雕塑〈大衛〉、〈死奴〉、〈叛奴〉、〈勝利〉、〈蜷縮男孩〉、梅帝奇家族之墓的人像…,看著他的繪畫〈最後審判〉情景…,一個個不尋常的動作與多樣性,扭轉糾結盤旋蜷蜿的人物肌肉與骨骼在經過多重歪曲後,緊繃的皮膚表層,與浮面之下的凹凸之間,那相依關係,爆裂出來的,除了情色,還是情色。

牽引他,讓他神魂顛倒的是——男孩裸體面對他們,只有投降的份了,其實,在創作過程,他不再是自己的主人,反而,仿如一具被鏈條鎖住的奴隸。他作品擁抱的裸身,讓我們不禁沉醉在《饗宴》Symposium)與菲德拉斯Phaedrus)的性愛裡,沒錯,米開朗基羅儼然是哲學家柏拉圖的傳子!

彼岸的靈魂
對米開郎基羅來說,一件好作品的完成,是衝突與抗戰後的勝利,但,他始終牢記一個古羅馬時代的信仰——「記住你將會死」(拉丁文:memento mori),這句話在內心敲響,越老,就越大聲,越老,就越清脆,他不平,他氣憤,在一首〈年輕和年老〉,坦承:

噢,將日子還我,當放縱與釋放
我盲目的激情,如遏制與霸權時,
噢,將那天使般的面孔再次還我,
是所有美德藏匿之處!
噢,將我振動腳步還我,
是年齡,變緩了,滿是痛,
存於心腦的火與濕。
為自身燃燒哭泣!
……
 
為西斯丁大教堂進行聖壇前的壁畫〈最後審判〉時,米開郎基羅已過了耳順之年,那座落中央稍微偏右處,有一名高大健壯的男子,代表耶穌十二使徒之一聖巴托洛繆St Bartholomew),他的裸身結合了力與美,是他,是他拉住了米開郎基羅那一身軟趴趴垂死的皮,如此強烈的對比,畫面闡述的,即是年輕和年老詩中流露的,米開郎基羅讚嘆青春,同時也省思自己即將老去

值得一談的是,在他十七歲那年,一位同儕藝術家揍了他的臉,鼻子垮了,也毀容了,之後,一直帶著一張醜陋的臉見人,雖然與他照過面的人,形容他模樣激人敬畏,但米開朗基羅很清楚,此殘缺一生無法彌補,在心理上,破了一個大洞。而,這張全身剥皮的自我肖像,是藝術家邁入老年之後,對肉體敗壞與腐朽的預示,也是他要我們記住的樣子。那鬆垮不堪,毫無生氣,瀕臨絕望的境地,是悲痛與苦難的極致,此化身,我不禁要問,他宣告了什麼呢?

他在詩中,回覆了我

真的孤獨活著,
一個老人
幾乎達到了彼岸的靈魂
……

我想,米開郎基羅興起了悲憫,對不幸身體的接受,也就是容許靈魂的特殊對待吧。這時,千萬別認為他對美的眷戀消退了,年老的覺醒,更一股勁兒沖來,他吶喊、喧囂的厲害,是前所未有的,緊接著,又創造出最動容的〈聖殤〉、〈聖保羅的談話〉、〈聖彼得的受難〉、〈聖彼得大教堂〉…等等。

焦味的繚繞
回溯他的一生,不由得想到一本幾近一百五十年前出版的悲劇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ödie),在尼采眼裡,古希臘悲劇是藝術形式的顛峰,掌管縱慾與熱情的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跟理性與次序的太陽神阿波羅(Apollo)成了關鍵性的美學脈搏,當人在混亂的(狄俄尼索斯)命運中,嚐試去尋找和諧(阿波羅),於是,悲劇誕生了。

米開郎基羅在這世上,活了八十八年,一向嚴謹,日子過的像苦行僧一樣,幾乎把生命獻給了藝術,最後,也受眾人仰慕,尊奉為「神聖者」,是的,站在藝術的顛峰,酒神狄俄尼索斯卻不斷的跟蹤他、嘲笑他、誘惑,私底下,米開郎基羅幻想自己被放逐於肥沃的疆域,在那兒,無止盡的撒野,享受美色與狂喜,這樣老男人對稚嫩男孩的慾望,潛伏了一種敗德,瀕臨犯罪、玩火的危機,在懸崖上,一不小心,將可能粉身碎骨; 然而,他情不自禁……

在目睹一個驚豔的臉龐,與活力的身影,像勾魂似的,一種肉體的耽溺、愛的渴望、以及美的救贖,同時在那一刻發生了,不管怎麼用理性、邏輯、意志力否認,慾望來得之快,之濃烈,那撞擊,直侵入了他的心。只有如此,他的創造力才被點燃,感覺真的活著 

我怎能忘記那味道呢?羅倫佐圖書館的遠古燒焦味,此刻,又飄來了,現在我知道,那是感性與理性衝突之後,生出的悲劇火花,原來,我一直聞到的是——大師靈感與原創的氣味 


【歷史文物月刊20134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還未成為大傑作之前的可能性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每年的夏日展(今年已245屆)即將開幕了....

6月10日到8月18日

我喜歡作品的實驗性, 還未成為大傑作之前的趣味與可能性....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無法追回的夢


最近, 再度關心費茲傑羅的小說〈大亨小傳〉(Great Gastby)....

最新版的電影已全球上映了,小說1926年第一次被改編成影,2013為止,以「大亨小傳」之名一共拍了五部(最新一部也算在內),我認為詮釋最好的還是1974年傑克可來頓Jack Clayton導的這片

場景設在1920s的爵士年代的美國長島, 第一次讀時, 覺得好像做夢一樣, 絲綢般的豪華炫麗燦爛, 現在又有了新的認知, 它可以反映任何時代, 特別是無節度的消費與物質主義, 與新貴的浮華, 人類追求成功時, 或許充滿了生氣與活力, 但背後涉及的空泛背叛俗氣、腐化的金錢遊戲, 終將成泡沫, 悲劇一場而已.......











左圖:小說家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 妻子賽爾妲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請原諒我



不知怎麼的, 每回聽到這首曲子, 就會想起曾經養過的一隻狗....

雖然已過世很多年了, 但只要一想到牠, 淚就直落下來.... 

就用這首曲子, 來紀念牠吧!

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愛倫坡〈安娜蓓爾·李〉(Annabel Lee)




沒有任何想法

墨紅


久遠久遠
在淡水河邊
火車拆了沒多久
你站在那兒

我往前衝
沒有任何想法
只想愛你,被你愛

你是大人,說我是個小孩
在淡水河邊
只想愛你,被你愛

這理由足夠我
遊蕩世上的城市,玩盡每一條河流
在那兒,依然
繼續等待

宇宙的記憶
早烙印在爐灶底
燒一回,黑的越深  紅的更烈

雖然好久好遠了
在淡水河邊
這一生
只想愛你,被你愛。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美學小盒〉之九:詩性的憂鬱情狀




















馬奈…
  〈柏絲․摩莉索與一束紫羅蘭〉 
  (Manet,“Berthe Morisot with a Bunch of Violets”,1872) 
               柏絲․摩莉索(Berthe Morisot)


詩性之美
十九世紀後半,法國的繪畫興起一項藝術革命,印象派畫家們外出寫生,體驗光學,享受那多樣變化,為此,揚棄黑色,嘗試使用混色來替代畫中陰暗面與陰影,這畫的女主角柏絲的繪畫導師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鼓吹走向室外,受他影響,她也加入印象派。然而,馬奈卻一反這風潮,用上了濃重的「黑」。

這裡,採用兩個主色,有深濃的黑,像高帽、圍巾、與外衣; 與蒼白的背景、襯衣、與小點的紫羅蘭。而黑的厚度、莊嚴、深刻,乃至壓抑,足以吞噬光的能量,產生了一種浮顯又隱藏的神祕意象; 同時,又劃破白的空間介面,因此,觀者會游走在精神與實體的交戰與衝突之間,無法丈量的氣勢就這樣使了出來。黑看來沉默,然而,內斂導致的張力卻是雄強、壯觀的。

難怪哲學家保羅•瓦拉瑞目睹此畫,用「詩性」一詞來讚嘆!這裡,兩色互為穿插,筆法、濃度、強度…的層次,在在都為這女子的臉龐做佈局,結果呢?如黑墨在白紙上流動,她的美、靈氣,因那詩性的竄行,凸顯出來了!


《藝術,背後的故事》的【美學小盒】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制約的全盤崩潰





庫爾特施维特斯
〈早晨〉En Morn
1947
巴黎,龐畢度中心












庫爾特施维特斯Kurt Schwitters1887-1948)來自德國漢諾威的畫家、雕塑家、凸版印刷家、兼作家,成長時,國家一直動盪不安,之後,又碰到兩次世界大戰,生命與自由遭威脅,落得他一生顛沛流離,於1940年,在挪威搭上戰時的最後一艘船,來到了英國,就此定居,直到死去為止。

為了迎春,倫敦泰德英國舉辦一場大展——施维特斯在英國」,以七個主題呈現,分別是:「在德國的施维特斯Schwitters in Germany、「逃到挪威,再逃到英國」Flight to Norway and Escape to Britain、「在倫敦的新媒材與主題」New Materials and Themes in London、「倫敦展覽與表演」London exhibitions and performances、「手握雕塑」Hand-held Sculptures、「抽象概念與自然環境」Abstraction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默茨農舍The Merz Barn),擺出150餘件的抽象拼貼、組合品、與雕塑,焦點放在藝術家最後幾年的流亡歲月,藉此展,可以窺探他怎麼利用新的環境,發揮創作力,怎麼與當地的文化與政治結合,又怎麼實踐自己的藝術理想。


漢諾威默茨
施维特斯1887年,出生於一個富裕之家,很早就想當藝術家,先上漢諾威的工藝學校,然後再入德勒斯登學院(Dresden Academy)攻讀,接受了完整的美術訓練,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襲擊,眼見文明一一摧毀,這震撼了他,從那一刻起,他警醒,寫下:

事情變得混亂可怕,我在學校所學的,一點用處也沒,一切垮了,新的東西必須從碎片撿起,再造

這句話聽來,令人心痛,不過,也點出現代藝術的創作美學,他經歷後印象派、立體派、未來派、與表現派的實驗,1918年,他的作品展在漢諾威分離美術館(Hanover Secession)與柏林狂暴美術館Berlin Der Sturm),原本想加入柏林的達達主義圈子,卻遭拒絕,此路不通,他決定自己來,從Commerz Und Privatbank(德國商業銀行)的片語取下四個字母merz直譯默茨),然後,在1919年,推出了一件抽象拼貼之作默茨圖像Das Merzbild)與一本荒謬詩集《給安娜花》An Anna Blume),就此,創立一個前衛藝術運動,宣揚默茨」觀念,他說:

默茨」這字,在本質上指的是,為藝術性目地,結合所有可能的媒材; 在技術上,運用每個媒材相等評價的原則,一個手推車輪、鐵絲網、線繩、與棉花,這些元素,都跟畫漆擁有相等權。

往後,他也嚐試跟國際的藝術運動,像荷蘭的風格主義De Stijl蘇俄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與英國的抽象創作Abstraction-Création)聯繫; 創立的默茨》雜誌也維持了九年1923-32,當然,他也在國外作展,1930年代,作品在倫敦亮相好幾次接下來,納粹勢力抬頭,1937年,一場反現代主義的「墮落藝術」(Degenerate Art)在德國舉行,幾件他的作品被擺出來,那時,希特勒還到現場看,望著施维特斯作品嘲笑,這個鏡頭被拍了下來,此便成一張家喻戶的照片


流亡的創作
被納粹政權抨擊「墮落」藝術家,他害怕失去創作的自由,恐懼迫害,很快的,逃到挪威,那兒的風景,光自然的曲線與形狀,深刻的影響了他,安寧日子不長,19404月,德國入侵挪威,他又得扛起行囊逃難,這回,他來到英國,一踏上蘇格蘭土地,立刻被抓起來,關在拘留營十六個月,就算沒有什麼媒材,卻無法阻擋他創作的動力,甚至撕油氈來畫畫,拿粥來做雕塑….等等這段期間,共產下200件以上的作品

194111月,他被放了出來,有了自由,他選擇到倫敦,這時大戰還進行著,物資貧乏,他在街上,撿人丟出來的東西,像甜食包裝紙、公車票、金屬玩具、洗物刷等等,他對印刷紙片上的英文字與支離破碎的片語很感興趣,他剪下來,做拼貼,反映了戰時與新環境的文化與政治意含1944他在現代藝術館有了盛大的個展,當時,英國知名的藝評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對他的拼貼之作印象深刻,讚嘆他是:「拼貼的超級主人」。開幕時,施维特斯本人做了一場詩的朗誦,取自於他最有名的聲音詩歌《原始奏鳴曲》Ursonate,調性節奏韻律,都具戲劇化,表演的相當精彩

19448月一封給藝術家摩荷里納基László Moholy-Nagy)的信,施维特斯寫:

我相信,此刻,我最好的東西是我的小雕塑

他熱衷於雕塑,手可握這樣的大小,可方便攜帶,製作的媒材都是一些可在自然界找到的東西,像石頭、木頭、骨頭、乾水果、或鐵線,也結合石膏,塗上亮色,為此,他想打破傳統畫與雕塑的疆界,達到合而為一的藝術,他也把雕塑元素跟牆上掛的組合品結合在一塊

在倫敦住的五年,儘管贏得藝術專家的好評,他還是無法靠藝術養活自己,得依賴朋友與家人的資助,1945年,他搬到湖區(Lake District)的安布林賽德Ambleside),一個比較寧靜的地方,這兒的風景,讓他想到了挪威,希望能靠畫肖像與風景畫為生,他也常旅行英格蘭的西北幾個郡作畫此時的組合品較傾向自然景象,另外,他與友人信件來往頻繁,也常收到朋友寄來的食物與雜誌,所以,拼貼作品也會出現信封、郵票、食品標籤、連環漫畫、雜誌的圖片等等,圖像反映了當時的消費文化,更預示1950年代的英國普普藝術的來臨


最後的遺作
當他在一個地方定居時,必定會製作一些大型雕塑品,去佔滿某個室內空間,觀賞者若走進去,能馬上感受到一種驚奇,這叫默茨屋Merzbau),他在德國與挪威,都曾築過,可惜的是,待在呂薩克Lysaker)和心形島(Hjertøya)時,還正在建時,納粹占領了挪威,他不得不放棄,遠走他鄉。之後,漢諾威的默茨屋也被炸掉了

19473月,他想再建,在湖區附近的埃爾特沃特(Elterwater)圓柱農場(Cylinders Farm),找到一間農舍,那時,他已病得厲害,幾個月後,收到紐約現代美術館寄來的一張美金一千元支票,邀請他重建默茨屋,這好消息,讓他繼續原來的計畫,冥冥之中,他知道,此將是餘生最後的創作,於是,投注全力,每天到農舍工作,計畫用樹枝、石頭、車輪、石膏材料,從室內石牆面,延伸出有機形狀的抽象結構,他渴望做完,但身子再也撐不住,僅完成一面牆,不久後過世了,死的前一天,終於拿到英國公民權

這未完成的默茨結構,是他的遺作,1965年,被移紐卡索Newcastle)哈頓美術館(Hatton Gallery


奉獻給藝術
施维特斯創作時,運用到了偶然藝術Happenings、激浪派Fluxus、表演藝術、觀念藝術、多媒體藝術、普普藝術等等,今天,他被讚喻——所有現代藝術的教父。若問什麼是創作概念,他會回:「關於禁制的全盤崩潰,意指世上每件東西之間,創造關係」。不管什麼時候,什麼環境,無禁忌的,他只想將破碎拾起,黏貼、組合,重新製造新的關係,靠著這樣的精神,一直努力,做到嚥下最後一口氣。

施维特斯在英國大展,讓我們看到了戰亂時代的英雄,怎麼在有限的資源,發揮自己的默茨」美學。

刊登於《藝術家》5月,No.456 拼貼式的美而茲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