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感覺一如春風


















在台北... 我總覺得自己永遠是一隻孤獨的小鳥, 但總有一個地方, 我喜歡歇息
前幾年, 我的《擁抱文生梵谷》出版時, 我在台北的藝術會場做了一個分享會
當天, 幾位詩人來看我, 有一位就是辛鬱
之後, 整理《以光年之速, 你來》詩稿時, 他也好心地幫我寫一篇序
剛聽到他過世的消息
前一陣子還在聯合報副刊讀到他寫的〈病友〉, 以為他病好了些, 怎會...
眼淚不禁落了下來
這張照片(辛鬱帶帽子, 坐我左邊 ), 印象中是辛牧相機拍的
我坐在一群詩人中間
話不多, 但感覺很好
當晚, 我在筆記上寫了幾行 ...

      我靜靜的
      睜著眼睛,卻像閉起來似的
      舒服的、安全的
      那一刻,如春風吹拂
      我真的心醉了
我取了一個標題〈春風〉
在我的心裡, 永遠那樣溫暖, 像春風....
辛鬱 ... R.I.P.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譚恩美說母親, 說外婆, 說....

她談母親
她談外婆
觸動了我的心....

母女關係是糾結的, 有著難以言說的深厚情感....

記得我童年的第一個記憶
是有一次
但已不記得自己幾歲了
意外地聽見母親跟她好友聊天
說到她自己患了病
憂心以後沒人照顧我

自然我興起了一種怕被遺棄的恐懼

自從那時起
那份恐懼一直留在那兒

從小
她說的每個字, 每個嘆息, 每個警句... 都敲擊著我的心
好像我的心跳跟著她字句與呼吸的韻律在運行一樣

雖說
走過了童年
但那迷惑是不會消失

這迷惑... 可以講一生, 都講不完....

在母親節的前夕
我只想說
我擁有一個世上最好的媽媽... 

聽聽譚恩美說自己吧!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伊麗莎白一世 (one of my most memorable portraits... )








伊麗莎白一世.....









記得 
當我在愛丁堡大學念碩士時, 有一陣子課堂講皇室肖像 
其中, 伊麗莎白一世大概是我最喜愛的女王了
特別 , 這一張肖像深切地描繪了她的處境

當時她十三歲, 為了取悅父親
請人畫了這一張, 送給了亨利八世
畫中 最蹊蹺的地方
是她手上的那一本 "書"
夾著書簽, 食指也放進書頁裡....
表示不是裝模作樣
她在閱讀呢!
另外
左下角有一條蠕動的 "蛇"
她知道她的身份
她的信仰
隨時會被攻擊, 陷害, 毒害, 殺害....
所以, 總步步為營!
(one of my most memorable portraits... )

過往的苦澀,因償還的承諾,轉為甜蜜 (高爾基的母親)





高爾基
〈藝術家和他的母親〉
1926-36
油彩,畫布
152.4 x 127 公分
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高爾基
〈藝術家和他的母親〉
1926-42
油彩,畫布
152.4 x 127 公分
華盛頓,國立美術館
(這一陣子, 新聞一直報導亞美尼亞人(Armenian)的遭遇
一百年前, 奧斯曼土耳其屠殺了一百五十萬的亞美尼亞人
這讓我想到之前寫的一篇藝術家高爾基

讓人心動的一位藝術家
他身上串流的就是.... 亞美尼亞人的悲劇)


若問世間,哪個藝術家,畫已逝母親肖像時,以具像的手法,不僅連自己也刻畫進去,更用一段長時間來回顧,在作品中思考、深索與母親的關係? 我想就屬畫家高爾基(Arshile Gorkyc.1902-48)了,他的兩件同名作品〈藝術家和他的母親〉是長期思索的典型,一前一後,說明時間流逝,對母親的印像,也發生了記憶、美學、與心理上的轉變。  

畫中右邊的女子是高爾基的母親,叫蘇珊˙亞多伊安(Shusha Adonian),娘家姓德˙馬特洛西安(der Marderosian)。 


引畫
1926-36年與1926-42年的兩個版本,乍眼一看,有些類似,男孩穿著外套,留著小平頭,站在左邊,媽媽戴上頭巾,一身寬大的衣裙,坐於右側。然而,若仔細觀察,兩幅畫很不同:

第一版本,線條清楚,顏色對比,看來鮮明,男孩眼睛,往下瞧,雙腳張開,模樣稚嫩,有調皮性格,女子嘟嘴似的,臉部表情活潑;第二版本,男孩瞪大眼睛,直視前方,堅決、成熟,活像大人,女子的臉,顯得模糊、白皙,也純真、靜默,性格不突出。  


緣由根據一張照片
高爾基製作這兩幅油畫時,母親早已離世很久了,但身邊一直留有一張相片。

1912年,蘇珊跟遠方的丈夫聯繫,心想該附什麼給他留念呢? 於是,與兒子合拍照,隨後寄了過去,那時,高爾基還不到十歲。這是唯一跟媽媽的合影,他萬分珍惜,總攜帶身上,直到他過世為止,此也成了他一生最眷戀的物品。

這兩個版本的油畫肖像是根據此照片繪製完成的。


悲劇的一生
蘇珊是亞美尼亞(Armenia)人,出生於Surp Nishan 修道院(位於奧斯曼土耳其東部邊境的寇爾勘[Khorkom]西南方),他父親是梵城(Van City)使徒教會牧師,蘇珊有三個胞兄弟,父親死後,她跟母親一起住在修道院裡,不久後,約十五就出嫁了,生了兩個女兒,丈夫也在土耳其迫害期間身亡,之後,再嫁,第二任丈夫叫史厝格˙亞多伊安(Setrag Adonian),商人兼木匠,婚後,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即是高爾基。  

蘇珊與第二任丈夫感情並不好,閒暇時,不喜歡待在家,卻愛到以前常去的幾個教堂,在湖邊與樹林中散步;每到八月份,阿塔馬(Akhtamar)島上有聖母升天大慶典,她會到此,探視第一任丈夫家族。聽來是個很懷舊的人,其實,是因為與亞多伊安處得不融洽,所以,將心思與情感放在過去,她的鄉愁,來自於一種心理——以前生活是天堂。 

1910年,丈夫眼見亞美尼亞的局勢不穩,一人逃到美國 ,留下妻子兒女孤苦無依,倒是在離家之前,史厝格將兒女叫過來,帶他們去海邊,也一起吃了麵包,他還給高爾基一雙全新的拖鞋,囑咐他們回到媽媽身邊,然後,自己騎著一匹高馬,就這樣,消失在霧裡,從此,蘇珊沒再見到他了。 雖然到美國後,他偶爾寄錢回家,但次數不多,漸漸也沒聽聞了。 

往後,蘇珊得靠自己的雙手,耕田與畜牧,養活兒女,據說很會做菜、勤於家事,是位逆來順受的家庭主婦,她的姪子描述:

她總披一條頭巾,很少講話,一開口,顯得謙虛。  

高爾基是唯一的兒子,蘇珊疼他像個寶,有關於此,歷史倒記載了幾個事件:

高爾基三歲時,還沒開口說過一個字,為了逗他說話,假裝跳下崖壁,迫使他喊:「媽媽!」;另外,有一回,他從鄰居的果園,偷了一些水果,媽媽竟沒教訓他,反而把他藏在火爐裡,不讓鄰居找到,真寵壞了他;童年,他的玩具,大都是蘇珊精心製作的,有一個用羽毛與布料做的物品,他特別喜愛,之後,到了美國,觀賞了畢卡索的作品,卻批評他的雕塑根本不如媽媽的創作。其實,寵歸寵,她也注意到了小孩的藝術天份,儘管窮,餓著肚子,還是存了一些錢,幫高爾基買繪畫顏料,並鼓勵他往藝術發展。

1914年,奧斯曼土耳其開始在亞美尼亞進行大屠殺,她帶著兒女一起逃到蘇俄主控的邊界,但1919年,因飢荒,卻不幸死在耶烈萬(Yerevan)。斷氣那一刻,高爾基將她抱在懷裡,此情景,他一輩子不忘。  


藝術的演進
高爾基,原名維斯達尼克˙亞多伊安(Vosdanik Adoian),在亞美尼亞的寇爾勘村 出生,往後,顛沛流離,童年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內戰、布爾什維克革命;父親離家後,與媽媽、姐姐們相依為命;唸中學時,土耳其士兵殺死了他的外公、外婆、祖父、祖母、六個叔叔、三個阿姨,慘不人道,簡直毀宗滅族;後來,各地鬧饑荒,與家人被迫強行軍,走了120英哩,在這種嚴酷的狀況,母親才不支,死去。接下來,他和姐姐繼續走,走到海岸,等待船隻到美國。

1920年,抵達美國,見到了父親,兩人簡直形同陌路。兩年後,他在波士頓的新設計學校唸書,接著也留下來教書,不久,也到了紐約發展,那時,決定把名字改為高爾基,給予一個全新的身份,編織了謊言,說自己是蘇俄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的親戚,或許,他有意遺忘過去,也可能是想跟父親切斷關係吧!

他學習繪畫,大都藉由閱讀書本,逛美術館而來。在美國,有將近十多年,特別受到幾位聞名的現代藝術家,像塞尚、畢卡索、米羅、康丁斯基……等等的影響,特別前兩位,他說:「我跟塞尚在一起很久了,然後自然我又跟畢卡索住一起。」當然,他與這些畫家未曾謀面,此話只是譬喻,不過在傚仿的同時,精通他們的形式與風格,大量地咀嚼異國的文化與習俗,真的跟大師們的靈魂相遇,心神相交。

他是第一批受到聯邦藝術計畫(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s Federal Art Project)聘用的藝術家之一,也有愛莉絲˙妮勒(Alice Neel)、李˙克拉斯納(Lee Krasner)、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里維拉(Diego Rivera)、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等等紛紛加入。 

1930年代起,紐約陸陸續續有超現實藝術的展覽,在那段期間,他明顯受此派別的影響。有一位畫家兼作家約漢˙葛蘭姆(John Graham),在美國年輕藝術家與超現實圈之間,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是他建議高爾基去看基里柯的東西,果然,高爾基一見到,興奮的不得了,便愛上了這位超現實藝術之父;1940年代,他認識了一些超現實藝術家們,他作畫方式也開始改變,不但上的漆變薄了,更添加水性的流動,色彩也亮了起來,他的藝術似乎變得自由,更有原創性,之前他的線條與顏色相互依賴,但現在,兩者不再牽扯,抽離開來了。

在內心,他想拋開不愉快的過去,但,淺意識卻在那裡作祟,他的記憶從初期的隱藏,偶爾跳躍,不經意地滲漏,到最後的顯露,四十歲過後,他自在地吸收養分,並消化,轉為自己的獨特美學了。

在藝術上,他是從具像走入抽象表現主義的一個關鍵的人物,歷史地位,可跟羅斯科(Rothko)、波拉克(Pollock)、與德庫寧(de Kooning)媲美。


對照片的沉思
兩張〈藝術家和他的母親〉,一開始,同時間進行,是1926年根據同一張照片描繪的,十年後,第一版本完成了,再過六年,第二版本也製作完畢,成果呢?很不一樣。

這一張照片,其實是畫家到了美國之後,在父親住處尋獲的,沒多久,便著手畫,第一版本,我們可以查視男孩的鬱鬱寡歡,帶些傷痛,同時,也感到迷惘,媽媽嘟起了嘴,背後有個深棕色的長方塊,象徵一扇窗子,卻沒有視野,他與媽媽手臂間,空出縫隙,保持距離。

而第二版本呢?男孩的臉,色彩與神情,在這兒,像似畢卡索的自畫像的模樣,這回反而是他嘟起了嘴,媽媽則臉色蒼白,像一座雕像,這時,他們的手臂互靠。

前一件,表現母子情節,後一件,流露情人般的曖昧。時間的距離越久,懷想一個愛的人,通常會將對方幻想的更年輕,長久以來,母親形象經常是男性藝術家的愛情原型,若高爾基把媽媽視為情人,那是無可厚非的,特別在他畫第二件時,他已經四十歲了,而母親去世時,還相當年輕,約三十五歲,若以中年人的眼光,回想母親的年輕,自然興起了男女的深情。

而,第二版本,經歷了約十六年,作畫與思考的過程較長,我們會發現,裡面出現了各種風格,有簡單與流暢的線條,讓人聯想起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雕塑的姿態,讓人想到埃及殯葬藝術;構圖形式與顏色,讓人想到塞尚;男孩的臉,簡直與畢卡索長得一模一樣。我們知道,他一直視畢卡索如藝術的父親,那樣崇拜,把大師的臉,套上去,當成他的面具,說明什麼呢? 在那四十不惑之齡,他做了一個宣示,要像畢卡索一樣,在繪畫上呼風喚雨。  


美麗的圍裙
有趣的是,在照片裡,母親身上穿的衣服佈滿了豐富的圖案,但這兩張畫卻是蒼白與粉紅一片,怎麼會這樣呢?高爾基為此寫下:

當作畫時,我在跟自己說故事,與畫畫本身沒什麼關係 ……

什麼故事呢?他說:

我的故事通常來自於我的童年,以前我閉上眼睛,把臉貼在媽媽的長圍裙上,她告訴我很多故事,她有一條長長的白色圍裙就像她那張肖像畫一樣,她還有另一件繡有花紋的圍裙,當我眼睛閉上,她的故事與圍裙上的花紋會撲向我,混淆我的心。 她的故事與繡花紋在我的一生中持續的流動,坐在一張空白的畫布前,我揭開這些記憶。

每次,當他坐於畫布前,腦子想到的全是媽媽講過的故事,及美麗的圍裙。

〈藝術家和他的母親〉的第一版本,刻畫蘇珊的一件白圍裙,而第二版本,描繪她另一件彩色圍裙,雖然高爾基沒加上花紋,但那一深粉紅,已涵蓋了世間所有的顏色,更甚的,添上了他對媽媽的深情。
  
額外一提,之前談到蘇珊閒暇時,愛到以前常去的幾個教堂,包括娘家與第一任丈夫那兒,沿路,看見山、湖、耕地、麥田、果樹園樹林、石牆,也會撞見動物,像熊、野豬驢子,也參與形形色色的宗教儀式與慶典,種種景象,她一點一滴告訴高爾基,慢慢地,裝進他腦子裡,串成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另外,蘇珊也能織毯子,上面的織紋常有流水與生命之樹的圖樣,也含有不少符號,多跟地方神話有關。傾聽媽媽說的景象,編織的故事,目睹媽媽織毯上的花樣,最終,全被畫家帶進作品裡。

媽媽的花紋與符號迷惑了他的一生,佔據他的心,從他每張抽象畫,我們能察覺到原先的具像,轉為無法辨識的元素,只因記憶的紛擾混淆、糾纏,譬如一張〈我母親的繡花圍裙如何在我生命裡展開〉展現的即是這般情節。  


償還的奉獻 
談到藝術,高爾基說:

思考的東西,是藝術家的種子,是從藝術家畫刷的毛出來的夢,眼睛是腦部的崗哨,我透過藝術,也是我的世界觀,與最深層的感知溝通。

沒錯,這段話,用來解讀這兩幅畫,再恰當也不過了,是沉思與冥想的過程,不但暗示他與蘇珊的關係,更表達他美學觀的演進。

藝術家童年的痛苦,在二三十歲時想盡辦法埋藏起來,之後,成為淺意識裡的寶藏,他作畫,等同於說故事,在過程中,他閉起眼睛,母愛的溫暖開始浮現,內心的圖像也一一揮灑出來,或許很痛很痛,但因為對親人的愛,他的苦澀轉為甜蜜,最終,在畫布上展示——償還與救贖。


償還,償還蘇珊曾給予的愛救贖,為母子兩人的苦難一生,帶來美的救贖。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我找到你失散已久的寶貝了。...."

記得有一次...
"在愛丁堡解剖戲院的中庭,突然襲來一陣涼風,我抬頭,看見了滿天的星星,心想,哪一顆是小王子走過的星球呢?尋找著,隱約,還聽到他歇斯底里的笑聲,更激動地,想衝去跟飛行員聖埃克索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報告,說:我找到你失散已久的寶貝了。....."

----- 〈誰來晚餐?〉 (取自《愛‧邂逅》的〈永恆的晚餐,勾勒一道織錦的彩虹―牛頓〉)

十三歲那年,我第一次讀到中文版的 《小王子》,兩年後,讀了英文版,出國後呢?十幾年來,看了好多不同 production 的舞台劇,每每都那樣感動.... 

現在又有新的卡通電影此為預告片看來蠻接近自己在十多歲時的情景....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Tomas Tranströmer, 1931-2015)去世了 R.I.P.

瑞典詩人、心理學家、翻譯家、鋼琴家托馬斯·約斯塔·特朗斯特羅默Tomas Gösta Tranströmer, 1931-2015三月26日過世了....

R.I.P.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指揮家 Sir John Eliot Gardiner 談音樂家巴哈的兩首曲子















這個禮拜是復活節假期....
此刻想到
巴哈(SJ Bach)的兩首曲子
<聖馬太受難曲> (St Matthew Passion) &<聖約翰受難曲> (St Matthew Passion)
剛好今天聽收音機時 聽到指揮家 Sir John Eliot Gardiner 在談這兩首
多巧!

BBC Radio 4 Lent Talks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b05nvkmg

巴哈 <聖約翰的耶穌受難>

巴哈 <聖馬太的耶穌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