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童女的撫慰


高更有一位很美麗的母親,名叫愛蓮(Aline),是法國藝術家夏沙(André François Chazal)與作家崔斯坦(Flora Tristan)的女兒,她絲毫沒有沾染到母親的女性主義氣息,但因她的外形誘人,讓不少上流社會的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對於此情此景,高更當然起了反感,所以小時候十分調皮,常常讓她一個頭兩個大,這麼做只想引起媽媽的注意,得到她全部的愛,在他撰寫的之前與之後裡,就訴說了一段童年

我一向愛亂跑,媽媽四處跑著找我,有一次,她找到我,很高興牽著我的手,帶我回家,她是西班牙的貴族淑女,但很極端,她用那橡皮一般軟的小手,打我一巴掌,幾分鐘後,她哭了,又抱我,又親我

從母親身上,他看到女人的歇斯底里,一下興奮,然後激怒,又一下悲傷,之後再表現溫情的一面,所經驗的完全是一種典型的童女

母親走時才42歲,高更始終把她的照片帶在身上他從未看過她老去,或難堪與掙扎的模樣,日後對她的記憶除了童女」,不外乎美麗、純情、與尊貴,又懂得安生立命,在形象上,她沒有老去的問題,時間一直被凍結在遙遠的過去,她永遠是藝術家心目中的小公主,像他愛人似的

若一旦提到母親,高更就溢出浪漫的神情,說:

我的媽媽多麼漂亮,迷人啊! 她有溫柔的,威風的,純純的,愛撫的眼睛


我們會發現高更畫的女人,特別在大溪地島上畫的未成年的少女,不但年幼,還散發某種神祕的,無理性的美,看來如此撩人,很明顯的有愛蓮的影子

說來,他的情愛原型全來自於母親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可別捨本逐末

高更才華出眾,一生扮演許多的角色,不僅是畫家雕塑家陶瓷家政治記者與社會關懷者,他還是一位藝術史家呢!1896-7年間,他撰寫不少藝術文章,然而他對藝評抱持怎樣的觀點呢?

高更總抱怨一般的藝評家在面對一件作品時,總把歷史觀點帶進來,總要觸碰一些理論,總要跟其他藝術家做一番比較,卻從未嘗試在作品中發現新的或感動人的元素,最後講出來的內容,自然不痛不養的

不同於其他的藝評,他的原則是:

感覺第一,理解隨後

若只說理論,忽略了藝術品本身,忽略人對作品的感覺,的確會陷入捨本逐末的危機。

說來,藝評家的角色,應該在創作者跟觀眾之間建立起一個橋樑,而非障礙物,一大堆的歷史及長篇大論,只能嚇走大眾,不能吸引他們,基本上,我非常贊同高更的想法,「感覺」是一個最容易進入人心的入口,然而,我也認為在了解藝術品的過程中,也得施予理性,因為情緒的失控並非欣賞藝術的目地,如何引導人從氾濫成災的感覺爬出來,再從中昇華,才是藝評家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