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可別捨本逐末

高更才華出眾,一生扮演許多的角色,不僅是畫家雕塑家陶瓷家政治記者與社會關懷者,他還是一位藝術史家呢!1896-7年間,他撰寫不少藝術文章,然而他對藝評抱持怎樣的觀點呢?

高更總抱怨一般的藝評家在面對一件作品時,總把歷史觀點帶進來,總要觸碰一些理論,總要跟其他藝術家做一番比較,卻從未嘗試在作品中發現新的或感動人的元素,最後講出來的內容,自然不痛不養的

不同於其他的藝評,他的原則是:

感覺第一,理解隨後

若只說理論,忽略了藝術品本身,忽略人對作品的感覺,的確會陷入捨本逐末的危機。

說來,藝評家的角色,應該在創作者跟觀眾之間建立起一個橋樑,而非障礙物,一大堆的歷史及長篇大論,只能嚇走大眾,不能吸引他們,基本上,我非常贊同高更的想法,「感覺」是一個最容易進入人心的入口,然而,我也認為在了解藝術品的過程中,也得施予理性,因為情緒的失控並非欣賞藝術的目地,如何引導人從氾濫成災的感覺爬出來,再從中昇華,才是藝評家的職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