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於《藝術家》5月,No.456 「拼貼式的美而茲美學」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制約的全盤崩潰
庫爾特․施维特斯
〈早晨〉(En Morn)
1947年
巴黎,龐畢度中心
庫爾特․施维特斯(Kurt Schwitters,1887-1948)來自德國漢諾威的畫家、雕塑家、凸版印刷家、兼作家,成長時,國家一直動盪不安,之後,又碰到兩次世界大戰,生命與自由遭威脅,落得他一生顛沛流離,於1940年,在挪威搭上戰時的最後一艘船,來到了英國,就此定居,直到死去為止。
為了迎春,倫敦泰德英國舉辦一場大展——「施维特斯在英國」,以七個主題呈現,分別是:「在德國的施维特斯」(Schwitters in Germany)、「逃到挪威,再逃到英國」(Flight to Norway and Escape to Britain)、「在倫敦的新媒材與主題」(New Materials and Themes in London)、「倫敦展覽與表演」(London exhibitions and performances)、「手握雕塑」(Hand-held Sculptures)、「抽象概念與自然環境」(Abstraction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與「默茨農舍」(The Merz Barn),擺出150餘件的抽象拼貼、組合品、與雕塑,焦點放在藝術家最後幾年的流亡歲月,藉此展,可以窺探他怎麼利用新的環境,發揮創作力,怎麼與當地的文化與政治結合,又怎麼實踐自己的藝術理想。
漢諾威的「默茨」
施维特斯1887年,出生於一個富裕之家,很早就想當藝術家,先上漢諾威的工藝學校,然後再入德勒斯登學院(Dresden Academy)攻讀,接受了完整的美術訓練,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襲擊,眼見文明一一摧毀,這震撼了他,從那一刻起,他警醒,寫下:
事情變得混亂可怕,我在學校所學的,一點用處也沒,一切垮了,新的東西必須從碎片撿起,再造。
這句話聽來,令人心痛,不過,也點出現代藝術的創作美學,他經歷後印象派、立體派、未來派、與表現派的實驗,1918年,他的作品展在漢諾威分離美術館(Hanover
Secession)與柏林狂暴美術館(Berlin Der Sturm),原本想加入柏林的達達主義圈子,卻遭拒絕,此路不通,他決定自己來,從Commerz Und Privatbank(德國商業銀行)的片語取下四個字母merz(直譯「默茨」),然後,在1919年,推出了一件抽象拼貼之作〈默茨圖像〉(Das Merzbild)與一本荒謬詩集《給安娜花》(An Anna Blume),就此,創立一個前衛藝術運動,宣揚「默茨」觀念,他說:
「默茨」這字,在本質上指的是,為藝術性目地,結合所有可能的媒材; 在技術上,運用每個媒材相等評價的原則…,一個手推車輪、鐵絲網、線繩、與棉花,這些元素,都跟畫漆擁有相等權。
往後,他也嚐試跟國際的藝術運動,像荷蘭的風格主義(De Stijl)、蘇俄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與英國的抽象創作(Abstraction-Création)聯繫; 創立的《默茨》雜誌,也維持了九年(1923-32年),當然,他也在國外作展,1930年代,作品在倫敦亮相好幾次。接下來,納粹勢力抬頭,1937年,一場反現代主義的「墮落藝術」(Degenerate Art)在德國舉行,幾件他的作品被擺出來,那時,希特勒還到現場看,望著施维特斯作品嘲笑,這個鏡頭被拍了下來,此便成一張家喻戶的照片。
流亡的創作
被納粹政權抨擊「墮落」藝術家,他害怕失去創作的自由,恐懼迫害,很快的,逃到挪威,那兒的風景,光、水、自然的曲線與形狀,深刻的影響了他,安寧日子不長,1940年4月,德國入侵挪威,他又得扛起行囊逃難,這回,他來到英國,一踏上蘇格蘭土地,立刻被抓起來,關在拘留營十六個月,就算沒有什麼媒材,卻無法阻擋他創作的動力,甚至撕油氈來畫畫,拿粥來做雕塑….等等,這段期間,共產下200件以上的作品。
1941年11月,他被放了出來,有了自由,他選擇到倫敦,這時大戰還進行著,物資貧乏,他在街上,撿人丟出來的東西,像甜食包裝紙、公車票、金屬玩具、洗物刷…等等,他對印刷紙片上的英文字與支離破碎的片語很感興趣,他剪下來,做拼貼,反映了戰時與新環境的文化與政治意含。1944年,他在現代藝術館有了盛大的個展,當時,英國知名的藝評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對他的拼貼之作印象深刻,讚嘆他是:「拼貼的超級主人」。開幕時,施维特斯本人做了一場詩的朗誦,取自於他最有名的聲音詩歌《原始奏鳴曲》(Ursonate),調性、節奏、韻律,都具戲劇化,表演的相當精彩。
1944年8月一封給藝術家摩荷里•納基(László Moholy-Nagy)的信,施维特斯寫:
我相信,此刻,我最好的東西是我的小雕塑。
他熱衷於雕塑,手可握這樣的大小,可方便攜帶,製作的媒材都是一些可在自然界找到的東西,像石頭、木頭、骨頭、乾水果、或鐵線,也結合石膏,塗上亮色,為此,他想打破傳統畫與雕塑的疆界,達到合而為一的藝術,他也把雕塑元素跟牆上掛的組合品結合在一塊。
在倫敦住的五年,儘管贏得藝術專家的好評,他還是無法靠藝術養活自己,得依賴朋友與家人的資助,1945年,他搬到湖區(Lake District)的安布林賽德(Ambleside),一個比較寧靜的地方,這兒的風景,讓他想到了挪威,希望能靠畫肖像與風景畫為生,他也常旅行英格蘭的西北幾個郡作畫。此時的組合品較傾向自然景象,另外,他與友人信件來往頻繁,也常收到朋友寄來的食物與雜誌,所以,拼貼作品也會出現信封、郵票、食品標籤、連環漫畫、雜誌的圖片…等等,圖像反映了當時的消費文化,更預示1950年代的英國普普藝術的來臨。
最後的遺作
當他在一個地方定居時,必定會製作一些大型雕塑品,去佔滿某個室內空間,觀賞者若走進去,能馬上感受到一種驚奇,這叫默茨屋(Merzbau),他在德國與挪威,都曾築過,可惜的是,待在呂薩克(Lysaker)和心形島(Hjertøya)時,還正在建時,納粹占領了挪威,他不得不放棄,遠走他鄉。之後,漢諾威的默茨屋也被炸掉了。
1947年3月,他想再建,在湖區附近的埃爾特沃特(Elterwater)圓柱農場(Cylinders Farm),找到一間農舍,那時,他已病得厲害,幾個月後,收到紐約現代美術館寄來的一張美金一千元支票,邀請他重建默茨屋,這好消息,讓他繼續原來的計畫,冥冥之中,他知道,此將是餘生最後的創作,於是,投注全力,每天到農舍工作,計畫用樹枝、石頭、車輪、石膏…材料,從室內石牆面,延伸出有機形狀的抽象結構,他渴望做完,但身子再也撐不住,僅完成一面牆,不久後過世了,死的前一天,終於拿到英國公民權。
這未完成的默茨結構,是他的遺作,1965年,被移到紐卡索(Newcastle)哈頓美術館(Hatton Gallery)。
奉獻給藝術
施维特斯創作時,運用到了偶然藝術(Happenings)、激浪派(Fluxus)、表演藝術、觀念藝術、多媒體藝術、普普藝術…等等,今天,他被讚喻——所有現代藝術的教父。若問什麼是創作概念,他會回:「關於禁制的全盤崩潰,意指世上每件東西之間,創造關係」。不管什麼時候,什麼環境,無禁忌的,他只想將破碎拾起,黏貼、組合,重新製造新的關係,靠著這樣的精神,一直努力,做到嚥下最後一口氣。
此「施维特斯在英國」大展,讓我們看到了戰亂時代的英雄,怎麼在有限的資源,發揮自己的「默茨」美學。
刊登於《藝術家》5月,No.456 「拼貼式的美而茲美學」
刊登於《藝術家》5月,No.456 「拼貼式的美而茲美學」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