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收藏】瘋狂的藝術市場....


張曉剛
〈血緣︰家庭之三〉
1995年

記得2008年
當看見藝術市場變得十分荒謬
我寫了一篇有關藝術市場的文章

當代藝術成了商品
大家在找下一個 Andy Warhol 是誰? 下一個 Robert Rauschenberg 是誰?
好像在找商品模型
這對藝術發展本身是傷害的

藝術是需要時間發展與演化
常常這在一段漫長的掙扎期, 潛力才會被激發出來
若迅速, 趕啊趕 
藝術家的天份很快就會夭折

以下是我前幾年寫的
登在【藝術收藏+設計】....

*****

在藝術市場上, 所謂當代藝術指的範圍很廣, 大體來說, 以二次世界大戰為基準, 橫跨近五十年來的作品應可稱當代藝術。就在1990年代末一直到去年為止, 許多當代藝術品叫價數字之高, 最後成交的金額更是嚇人, 像張曉剛(1958- )〈血緣︰家庭之三〉, 傑夫‧昆斯(Jeff Koons, 1955- )〈懸吊的〉(Hanging Heart, 2006), 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1922- )沉睡的救濟金管理人〉(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 1995), 沃侯綠車碰撞〉(Green Car Crash, 1963), 與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三聯畫〉(Triptych, 1976), 這些分別以約六百萬, 兩千三百萬, 三千三百萬, 七千一百萬, 與八千六百萬美金賣出, 另外, 赫斯特(Damien Hirst, 1965- )每幅蝴蝶畫作價值約四百萬美金, 也順利賣出一百幅, 過去十年, 這些金錢遊戲玩得一年比一年瘋狂

看到這些嚇人的數字, 我們很難用邏輯或理性去思考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為什麼他們的作品這麼值錢呢? 越想就越荒謬, 人們以往對當代藝術持懷疑的態度, 認為未經時代考驗的作品, 根本不值得信任, 甚至還持有一個概念:藝術家活的時候很窮, 等死後才能出名不過, 這想法似乎不能適用這個時代了, 人們不但能接受當代藝術, 更汲汲營營地去經營, 甚至急切地擁有, 據說在英國, 近年來到現代美術館的人數遠超過到運動場看足球賽的人, 聽來很不可思議, 這樣的大逆轉可說明了當代藝術的興盛然而, 不少當代作品有幾個顯著的特徵, 像數量之多, 重覆性之高, 原創性不夠, 又沒有繪畫技巧, 奇怪的是, 為什麼價格攀升如此之快呢? 這類收藏絕不是一般人能觸碰得起, 輕易玩得起的嗜好, 然而在這篇文章, 我想探討在藝術品價格飆漲的背後, 隱藏了什麼原因呢?


A, 時代的選擇性 
一件達文西的名畫真不如赫斯特的一隻牛或鯊魚嗎? 據統計, 在 2006-2007 一年內, 古典藝品才增值 7.6%, 但當代作品已增值到 55%, 這一相較下來, 簡直天壤之別, 更不可思議的是 2003-2008 五年內, 當代藝術價格平均漲到 800%

歐洲的理性傳統從義大利文藝復興而起, 之後因法國啟蒙運動緣故, 又再重組新的定義, 多年以來累積的文明卻在兩次世界大戰凌虐的體無完膚, 戰爭的慘狀是人們不想背負的記憶, 很自然的, 許多收藏家拋棄了古典, 渴望追求一片新的氣象, 近五、六十年的作品就成了人們投資的對象活在當代便成了人們的指標, 收藏的內容更呈現時代的選擇性   

此刻最受歡迎, 最叫好的當代作品是什麼呢? 若談到已逝的藝術家, 最具代表的不外乎像克萊因(Yves Klein, 1928-1962), 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70), 沃侯, 培根等等, 若說到還活著的創作家, 那就非普林斯(Richard Prince, 1949- ), 盧西安˙弗洛伊德, 赫斯特, 與昆斯莫屬了


B, 億萬富翁的加入
英國在1990年代初始, 一群年輕的觀念藝術家像赫斯特, 崔西˙艾敏(Tracy Emin, 1963- ), 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 1962- )等等, 被廣告業大亨查爾斯˙沙奇(Charles Saatchi, 1943- )發掘, 他們的作品也陸續在沙奇美術館(Saatchi Gallery)展出, 然後再加上1997年的「聳動」(Sensation)大展, 這一帶動, 很多有錢人就紛紛地跟進, 尤其歐美投資團體第三代對藝術品特別熱衷, 整個當代藝術市場開始活耀了起來  

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 鼓吹大規模的私有化, 但又不允准外國投資者加入競爭, 在這種情況下, 造就了一群發財的大亨, 他們有一些在2000年後也參與這場當代藝術市場的競賽, 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 1966- )是其中常被提到的一位另外, 還有一群人絕不能忽視, 那就是阿拉伯石油國家的皇宮貴族,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則是來自於卡塔爾(Qatar)皇室家族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藝術市場記者卡羅˙沃格爾(Carol Vogel)說:

人們對於牆上的藝術品比較有安全感, 幾年前, 有許多很聰明的人, 擁有很多很多的現金, 他們預測經濟不景氣即將來臨, 坐在一推錢上, 思索不知道要怎麼花

於是, 投資藝術品成為富豪們重要的活動, 顯然他們順從了普普藝術家沃侯的一句名言:「牆上的畫等於金錢

出版界主編與藝術顧問愛比蓋爾˙艾偕(Abigail Asher)更說:

我認為更多的人在國際上有能力, 有方法, 有興趣去收藏這些象徵性的戰利品, 他們互追對方, 他們一直把價格往上推, 他們想要這些作品, 他們想要現在就擁有

從她這番話, 可以知道藝術市場分秒必爭, 猶如戰場一樣, 競爭相當激烈, 也因如此, 這些憶萬富翁不願看到自己擁有的「戰利品」貶值, 若價格往下掉, 不就損失了利潤嗎!所以, 再怎麼樣也要極力的把價錢往上推才行


C. 藝術三合一
收藏家, 經紀人, 與美術館老闆都想從擁有的或賣的作品中獲利, 這再自然也不過了, 因此他們強力地捧自己的藝術家, 若這些藝術家在市場上賣得不好, 他們就失利, 會經常到拍賣會場, 或透過電話方式「喊價」, 達到某個標準, 符合他們的價格就停下來, 不論自己買不買, 總之, 只要確定他們支持的藝術家作品價格往上飆就行了, 當然越高越好

甚至, 20089月在倫敦蘇富比(Sotheby’s)拍賣的赫斯特新作, 也有類似的情形, 雖然赫斯特想排除閒言閒語, 號稱沒有經紀人或私人美術館經手, 也想證明作品價格完全是依賴市場的需求, 不需操弄, 話說如此, 然而, 在拍賣當天, 幾個捧赫斯特的收藏家, 經紀人, 與美術館, 像紐約高古軒畫廊(Gagosian Gallery), 白立方畫廊(White Cube)等等也都參與, 只要感受到現場有一點冷場, 或察覺到一些人有猶豫的跡象, 他們立即干涉, 加入叫囂的行列, 這麼做全為了製造氣氛, 將現場的買氣提升至最高點果然, 所有作品全賣出去, 共獲一億一千一百萬英鎊, 震驚了藝術界

所謂「三合一」就是收藏家, 經紀人, 與私人美術館, 他們常常像變形蟲一樣鑽來鑽去, 或像隱形人一樣在背後操作, 影響了藝術市場, 為什麼瘋狂, 他們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啊


D. 赫斯特現象
赫斯特不僅是當代知名藝術家, 更是一位聰明的生意人, 自沙奇在1990年代初期買下他的鯊魚之作, 他竄的之快, 到目前為止, 他在全球至少有六家工作室, 聘請上百位助手幫他迅速完成一件接一件作品, 不乏好幾家的美術館為他代言, 替他銷售

我們知道他在2007年宣佈一件新作〈為了上帝之愛〉(For the Love of God), 由白金與8,601顆無暇的鑽石製的, 定價到五千萬英鎊, 雖然被指控有模仿其他藝術品的嫌疑, 不過畢竟掛上赫斯特之名, 當然有某個程度的市價, 僅管如此, 這數字真的嚇壞了收藏家們, 多數人嫌太貴, 等了好久, 找不到買主, 最後由聯盟之名採購, 其中一位成員就是赫斯特本人

剛剛談到20089月他的倫敦大拍賣, 他預見股市與房地產漸漸不被看好, 抓住那最後賺錢的尾巴, 選一個最好的時機拍賣, 當被搶購一空之後, 美國的大集團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也正好倒閉, 接下來, 一家接一家公司面臨經濟的危機, 一個月後, 當代藝術市場立即萎縮, 說來, 赫斯特很狡猾, 很有作生意的頭腦


E. 拍賣會場
藝術價格為何急速的上揚, 當然也跟全球的龐大財富與樂觀景象有關, 但拍買會場的策略也成了一項關鍵的因素, 譬如: 不論藝術品賣不賣得出去, 他們都向賣者保證最低價; 而且, 他們也很願意借給買者大筆的資金在策略的雙管其下, 催化一股樂觀的風潮, 當然, 這行徑不但可以控制市場的價格, 同時也提升藝術作品的價值

經濟學家愛德華˙查斯勒(Edward Chancellor)也談到:

所謂泡沫的經典語詞就是…. 在最初的階段製造一個氣勢, 人們會對價格往上升很興奮, 驅使價格的提升牽涉到借款與財務槓桿度, 越多人借錢, 他們就越遲緩付款, 他們會越覺得付得起, 價格就一直往上推, 一但價格往上升, 便帶動一個氣勢, 到時, 每個人都想趕上這部列車

這段話隱喻了藝術市場也在製造樂觀的假象, 也就說明為什麼如此瘋狂的原因了


F. 作品的泛濫
作品過多也是造成假像一個因素, 像沃侯, 赫斯特等等藝術家的作品數量太多, 多到泛濫的地步, 每次只要一到拍賣期, 他們好幾件作品都在市場上叫價與標售, 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當然, 買氣也熱絡了起來

為什麼我們在堤香(Titian), 林布蘭特….等等古典大師們身上看不到這瘋狂現象, 原因是作品的稀少與珍貴性, 買賣的頻率相對也低, 收藏家可能一生才僅發生一次, 像這樣的買賣關係, 價格自然十分穩定


G. 展在國立美術館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 呈列在知名或有權威的美術館 / 博物館的東西就是好, 不少收藏家也懂得大眾的心理, 並加以善用, 他們通常很樂意捐藝術品給這些藝術機構, 或暫時借去展覽, 一來能贏得大慈善家的美名, 二來減稅, 省下不少荷包, 三來, 展在名聲響亮的美術館 / 博物館, 這些收藏品價值也會提高, 這麼好的交易, 不等於一魚三吃嗎?


在特殊的年代裡
1997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展出「聳動」後, 一直到2008年赫斯特的蘇富比新作拍賣, 這整整十一年是當代藝術的黃金時代, 然而從200810月起, 當代作品越來越難賣, 雖然這波當代藝術市場的不景氣來的較晚, 但下跌的程度遠比股市與房地產多的多, 璀璨時光在此刻暫時畫上了休止符


19世紀的經濟學家白芝浩(Walter Bagehot, 1826-1877)講出了一句:

      在特殊的時代, 一大群傻瓜擁有一大堆愚昧的金錢

這段話不就是過去十一年當代藝術市場的情況嗎? 重覆性極高, 數量多到泛濫, 及過度商業化, 這些觀念性的藝術品或許在那「特殊的時代」以飆漲的姿態立在那裡, 但未來的命運變得很不確定, 或許將來它們只是一件件沒價值的垃圾, 也說不定在某個年代, 又會再以高姿態呈現在觀眾面前吧!     

當代藝術市場真的很瘋狂, 不是嗎?

******
這篇是2008年寫得
已過了七年了
如今, 有更多的中國買家
金錢的遊戲, 還會繼續.... 

但.....
藝術絕不是一件商品
收藏藝術, 不能只單單抱有金錢投資的心理
因為最後, 你可能會失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