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暗箱之春
影子重量,怎麼測?
出生台北,旅美詩人張堃的詩集《影子的重量》, 就做了這麼一個提問,八十餘首詩,穿梭於國與州、市與鎮、 巷與弄、陌生與熟悉、親人與朋友、古與今、畫內與框外、 夢幻與真實,陳述了2007年後的生命斑駁。
閱讀時,我頻頻遇見影子,如:揮別的手影、移動的樹影、 幽渺映出的倒影、複製雕像或拱門的陰影、孤獨的身影、 側影的暗示、存在主義或超現實的幻影、佇立的樓影、 明滅不定的燈影…等等,若單一相遇,只冷颼颼一陣,冰寒又孤寂。
但,張堃又說:迎光束、漂染彩虹、泛釉光的紋身、 快燒起來的日影、留給燈塔、緩緩升的朝陽、星光閃爍不停、 在霞光裡盛開、鏡子折射光、光線搖搖晃晃…等等。噢! 顯性的陰影,背後孕了光,有直射、反射、折射,也有採光, 光與影在詩句中不停的跳躍、交織、重疊。而詩人總喜愛站在夕陽下 觀望。
為何在夕陽?影子落的最長,落的也最優雅,火經過重重的煉鍛, 燃燒後的最美、最純熟,他真擁有了大文豪歌德的「最亮的火燄, 投射最暗的影」情懷。
談老一事
談到人,張堃會專注老一事,像父母、文壇藝壇長者,佝僂、病態、 不堪的模樣,不遮掩地勾勒出來,像〈別了,商禽〉:
從來沒有人
去測量天河的斜度
也沒有人
真的去探究一張歪了的嘴
曾幾何時竟歪成
禽鳥起飛的仰角
……
這描繪了詩人商禽晚年患帕金森症的景況。於我,多了一些殘酷,張 堃卻正視生命的難堪之最。
我納悶,不老的他,怎麼一直在談老。
望向窗外
我問童年的第一個記憶,張堃追溯:
約2、3歲,母親扶著我,挨靠一扇面向廣闊田野的窗台, 數著運煤推車,餵我進食,此情景,歷歷在目, 甚至遠遠的運煤車的叮噹聲還依稀可記。
人生第一抹刻痕,是與母親在窗台上一塊兒觀景,各感官的,眼看、 耳聽、心感的,在那一刻全納了進來。最初的「望向窗外」,成為不 厭倦、好奇探索的延續,往後,他也以這動容的姿態來看世界。
他詩常有「由內往外」意象,如〈過境芝加哥〉:
枯坐後機室
……
隔窗望去
一片鋼鐵架起的天空
正飄著雨,飄著
煙囪排出的灰濛煙塵,飄著
……
這段透窗的視覺走向、景色移動文字,很能引起共鳴, 特別對旅行者來說。
在他詩中,常有局限空間的「舞台」表演、一幕幕的「電影」情節、 及有框「畫作」的圖像,多像「窗口」的轉換,在一定點, 在一框內,用眼睛望向前方的奇幻、變化、與聲響。
愛與美
詩集的一卷【一束小詩】是特別獻給母親,述說她一年一年老去, 情何以堪,及死後,詩人的無限哀思,在〈告別〉:
去年春天
我們一起在陽台看晚霞
看那顆出奇安靜的夕陽
怎樣緩緩滑落天際
……
詩人與母親最後一次的聚首,此幕,不就他2、3歲窗台觀景的寫照 嗎!
母親的身影,是他心底的火燄、身體的鏈條,他遇見了她的晚景, 不捨,又渴望捕捉那餘暉,寫下了:滿眼嫣紅的繁花、 簇新的緞面繡花鞋、一襲絲質旗袍/曲線尚在/粉香猶存、 梳妝台的鏡子…等等。說這些,有何用意呢?為母親的美留下證據。
人老了,虛弱了,時間在一口一口蠶食著身體,在殘敗中, 依然能瞥見美,代表沒別的,只能用愛說清了,最終,他簡單一句: 「我見到一生中最美的夕陽」。
盡收眼底
張堃的詩,一幕幕影像可展,讓我聯想到「暗箱」,試想大白天, 走進一個黑漆漆的房間,挖一小洞(窗口),然後注視對牆, 猜猜看,看到什麼呢?噢!室外的,連顏色、移動、景象全映入, 彷彿有攝影的功能。
但他沒照本宣科,在小洞(光圈)處套上「感知與寫實」凸透鏡, 又在室內架設「同情與共鳴」鏡面,結果反照出「人道關懷」 的影像。蹊蹺的,前年,他譜下〈敞開的窗口〉:
窗戶打開的瞬間
微風與陽光刷聲溜了進來
青翠的景色
隨即湧入室內
整個春天
就在屋子裡
這不就所謂的「暗箱」原理嗎!多的是,透過他獨立的色彩、 調節的恆溫、感官的韻律,帶入了暗箱引不進來的,最後屋內… 盡是春天。
倘若母親教他「由內往外」關注,而他呢?藉自己長年來的漂泊、 美學滋養、溫厚情愫,及文字的洗煉,再做「從外向內」收納功夫, 直到躍然紙上,整個過程如露珠一般自然、清透。
影子重了
他始終抱著一只暗箱,累積歲月的投入與抽離、記憶與遺忘、 繁囂與寂寞、肯定與疑惑、清醒與宿醉,生命真到了無法承受之重, 突然,鏡頭反轉,朝向自己。在〈散步小集〉寫:
曾經奔走於大江南北的腳
現在漫無目的地走在
行人道上
鞋聲輕了許多
拖在身後的影子卻重了
走過了千山萬水,回望自己,竟發現……
這時,愛爾蘭劇作家王爾德的《石榴屋》一句話,迴繞我耳邊:
人們稱身影,並非身體的影子,而是靈魂之身。
啊!影子之重,只因靈魂深邃。
影子,真能稱重嗎?張堃的詩,揭示了謎底。
我的<暗箱之春>, 刊登於<<文訊>>2013年10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