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王家增的《城跡》系列(紐約《彼時●此刻》展)














畫家王家增(1963- )

你知道日擊破了夜
夜分割了日
嘗試去跑
嘗試去藏
突破 衝到另一端
突破 衝到另一端
是的,突破 衝到另一端
我們在這兒追逐快樂
在那兒挖掘寶藏
但你仍能回想
我們哭的那一次嗎?
突破 衝到另一端
突破 衝到另一端
……

一邊看畫家王家增(1963- )的《一日計劃》影片,一邊聽著這六O年代流行樂團「門戶」(The Door)唱的〈突破衝啊〉(Break On Through),據說這是畫家喜愛的曲子,在八O年代他也追求過表現主義,可以揣測他那一份叛逆與急切突破的欲望。現在,他用「脫離一切常規的表象」來面對每日的生活,顯然,那年少的熱望一直在他身上串流。











城跡67 200 x 95cm 布面丙烯 2015

















城跡69 100 x 150cm 布面丙烯 2015


















城跡71 100 x 150cm 布面丙烯 2015


第一眼看到《城跡》系列(2014-2015)時,一幅幅刻畫的惡劣、變質的環境,一片片的廢墟,散漫的苦悶、悲痛,似乎摸不著希望,霎時,我彷彿在閱讀詩人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的《荒原》(The Waste Land)(1948年諾貝爾文學獎之作),此刻腦子跳出了一句詩行:

                我在一堆塵土裡,將恐懼展現給你

沒錯,深透地說出了這位畫家的作品。


震撼的苦力
若要進入《城跡》,我們得先看看他之前的《工業日記》系列,畫面裡,大都設於幽閉恐怖的空間,呈列著無數的鐵盒,裝的不是廢料,而是人,他們身子蜷縮,閉眼、低頭、臉上毫無表情,更別說性格了,他們全都一個模樣,畫家說這有兩個涵意:一是束縛與哀怨,二是有窩的安全感。這樣的滋味,他體會過,從十七到二十四歲,人格型塑的關鍵年齡,每天在鋁材廠做工,日復一日,做同樣的事,如〈突破衝啊〉歌詞說的:

露面
周復一周
日復一日
時復一時
門是....
深的....

這情景多像希臘神話被懲罰的西西弗斯(Sisphus)指使去推一塊大圓石,推上山後,又得看它滾下來,然後再推上去,一直重複,直到永遠,這樣的循環,畫家如何承受呢?談到工廠,他說:

                工廠,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它是我成長的背景,滲
                透了我生命的每個瞬間。它養活了我,它也蹧蹋了我
                的生活。當我第一次走進鑄造廠,就被極度震撼了—
                —它的龐大、它的氣勢、它的骯髒、它的聲浪、他的
                灰暗、空氣粘稠、灼熱,就像暴風雨來臨之前。強大
                的壓迫感瞬間壓扁了我。

壓迫感是夠大的了,他想抵抗,想突破困境,之後,他決定走入學院當一名畫家。然而,不禁要問八年工廠經驗蹧蹋了他嗎?他作品處理的主題與元素,直聳的水泥建築、廢料箱、升降機械、煙囪、烏烟瘴氣、牆面、欄杆、沙石...,濃重的藍、黑、灰、褐、土紅...,生鏽的金屬效果,多層次的粗厚肌理... 等等,那都是他在工廠花了多少苦力流過多少汗,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經驗藏在細胞裡,多年後,他在創作時,不論是怎麼混合了媒材(丙烯、打碎的宣紙、瀝青粉、金剛砂)、潑灑、沾墊、濃度飽和、擾亂切割、線痕與堆積...等等,工廠因子都一一跑了出來,開始作祟了,其實,經驗鑄造了他的藝術。

在《工業日記》,最特殊的一件我認為是2006年的〈三十六〉,這兒,如同系列的其他作品,有憂鬱的藍調與幽暗禁閉的空間,然而不同的是,它排除俯視,用上水平的角度,中間架設了一個直立的鐵櫃,裡頭分兩個空間,各放置一名人物,左邊是戴帽子站立的男子,恐懼的神情,與將要尖叫的口,他在凝視我們,這驚悚的模樣,遠勝過了畫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92)的〈研究維拉斯蓋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Study after Velázquez's Portrait of Pope Innocent X; 另一位是光頭的男子,坐在右邊,他低下頭,用手蒙著臉,倒有梵谷(Van Gogh)為〈憂傷的老男人〉(Old Man in Sorrow)畫的姿態,然而,王家增移挪了焦點,只專注在頭部,也把觀者帶到了一個更高昂的情緒。他們一高一低,模樣各異,卻同時將人類最無助、遭難、悲哀、絕望的狀態表現到最極致、最動容的地步。畫家以同情、同理心,為人物觸摸到了深處、痛處,自然地,美的靈魂也走了出來。


桎梏與謊言
之前他回想工業景況,近兩年來,在藝術主題上,他換了一個新的環境——現代城市,有了新的系列《城跡》,光的因素進來了,顏色從之前的深藍轉為黃褐、菊、灰白,還殘留不少藍與黑的成分,工廠現在變成了高樓大廈,注意看,這些建築物是盒子狀拼湊而成的,這回是雜亂、混濁、骯髒、堆積、無條理的散佈各處,像垃圾堆,而人呢?他們跳出盒子了,直桿狀地走在其中,顯得很渺小、面目變得更模糊了,他們像遊魂一樣不知去向。

畫家觀察的現代城市,是一個剝削靈魂的地方,為了現代化,舊房子拆掉,再興建高樓,今天不論到哪個城市,上海、北京、深圳、瀋陽全都一個模樣,一位桂冠詩人(兼電影與建築評論家)約翰·貝杰曼(Sir John Betjeman, 1906-84)曾說:

                對於事物的改變,我確實在意,因為當人們把你生命
                所熟悉的東西拆除時,其實,是在亂砍你部分的靈
                魂。

相信畫家應該贊成這位詩人所描述的吧!

〈突破衝啊〉的樂曲繼續:

我在妳臂彎裡找到了一個島嶼
在妳眼裡找到了家園
桎梏的手臂
說謊的眼睛

承諾給予一個溫暖的臂彎與家園,然而找到的卻是桎梏與謊言。難道這是畫家的感受嗎?在他的《城跡》 ,我們遇見的是廢墟,毫無幸福可言,是一個精神相當空洞的地方。


老鷹的姿態
王家增傾向用俯視的角度作畫,他說:

                一個藝術家應該像鷹一樣,關注著你所存在的世界。

他用距離與宏觀的方式來看來思考,那也說明了為什麼他在《城跡》系列愛用長桿子來畫畫了,如此,他可以看到各物件、各元素之間的關係,掌握那韻律與節奏的運作,視野清楚了,整個大畫面也顯得浩大,如史詩一般。

年少時的經歷,那鑄造廠給予的震撼與襲來的壓迫感,成了魂牽夢縈,如今,他昇華了,如老鷹一樣,觀看世間,別忘了,牠是巨大的、敏銳的、強勢的,他已經凌駕之上。

〈突破衝啊〉曲子也將近尾聲了:

                                                   突破 衝到另一端
                                                   突破 衝到另一端
                                                   突破 衝啊
                                                   突破 衝啊
                                                   突破 衝啊
                                                   突破 衝啊
                                                   是的,是的,是的,是的
                                                   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

是的,畫家突破了!
  

 寫於2015年十一月四日,愛丁堡

Title: 中國當代藝術聯展《彼時●此刻》

雕塑家張峰

畫家王家增

雕塑家張英超

版畫家隋丞

陶瓷家何善影

Gallery: 紐約, 黃氏美術館(Hwang Gallery)

Period: 7/11-15/11
39-10 Main Street, Suite 303 (3Fl)
Flushing, NY 113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