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對「人」的信仰

今天跟遠方親人聊天談到了這篇文章,當時沒能找到,剛找到了,放於此....

朋友問我,為什麼喜歡人像畫呢?有趣的是,生活中對不少事的反應,經常是無意識的動作,直到別人提起,為何這樣,為何那樣,我們才開始探查背後的理由。

在童年時,每天傍晚,我在窗口旁等待父親回家,他踏進大門,將腳踏車停放牆邊,可說我整天下來,最期待的一刻,好幾年來,對這樣一復一日的習慣也未曾多想。然而,去年在愛丁堡逛商業畫廊時,我看到當代藝術家亞歷山大˙米勒(Alexander Millar, 1960- )畫的<回家的路上>(Home Bound),描繪一個50多歲中年男子,身穿灰綠的風衣與帽子,刁根煙,騎著單車,當時我眼睛一亮,淚水溢滿眼眶,然後直落了下來,在那刻我才明白,小時候從那一扇小窗望出去看到的世界,一直還深藏在心底,那震撼力有多強,持續有多久,至今還澎湃依然。


1998年,我離開台灣,隻身來到英國求學,臨行前,母親送我到機場,因第一次離家,又是我企盼已久的夢想,在出境機門跟媽媽道別時,我看著她大約有兩秒鐘,便狠下心,不再回頭,於是就直奔登機門,但這幾年來,偶爾她以美麗的身影,到我夢裡探訪,我清楚的知道,多年前她在那兒望著,直到看不見我為止,但我兩秒的回望,門框內的母親卻成為我一生難以忘懷的影像。 


他們安身立命的過日子,用認真的態度勾勒出自己的容貌、姿態與性格,就在那關鍵的時刻,在框內作了定格,以最動人,最純粹的臉與身體烙印在他們的自畫像上。好幾年來,我始終扛著這兩幅肖像畫,無論走到哪兒總跟我到哪兒。一般來說,顏料會隨時間、溫度與觸摸逐漸的褪色,線條也越變越模糊,然而,我心中肖像人物的色彩與線條卻越來越清晰,甚至他們的特徵顯得更突出,有趣,也更鮮活,散發一股人性洗鍊的精華,以及珍貴的愛情,也因這能量的源源不絕,我對「人」始終保持最濃厚的興趣。

我特別喜愛人像畫
大概因我相信「人」的緣故吧!

自於藝術家的自畫像》部分自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