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蝴蝶的影子

好作品,就像與一個人相處一樣,可以一再品嘗,一再感覺,不會厭倦,反而每一次接觸,除了襲來的熟悉,還有不同、新鮮、驚奇的感覺,更有沈澱及那意想不到的收獲....

2009年,我初次看了這部由楊˙杜里爾(Jan Troell)拍的電影《永恆的時刻》(Everlasting Moments),前幾天,又看了一次,正有那種意外之感








鏡中的女主角,加上窗子、傢俱、門、窗簾,陽光溫暖地射了進來,有荷蘭畫家維梅爾(Vermeer)的味道,不是嗎?


故事源自於導演杜里爾的妻子愛格妮塔(Agneta)的著作這是她為曾舅媽寫的一本傳記有一天杜里爾坐下來仔細地閱讀這本書被故事裡這位追求攝影夢想的女子所感動於是詢問愛格妮塔是否願意將這個真人真事拍成電影她欣然地點頭了不僅如此,兩人還一起共寫劇本 

杜里爾14歲那年有了他第一部相機還是二手的他說在暗室裡沖洗照片時,看見紙張的影像慢慢在紅光之下浮現出來是他最興奮的時刻一種神祕的不可測猶如宗教般的莊嚴這個部分正也是他透過電影想強調的他更能體會到一個活在100年前已婚女子尋夢的心情

女主角瑪麗亞˙拉森(Maria Larssons)因家中經濟出了狀況,有一天走進了一家攝影工作室老闆派德森(Sebastian Pedersen)是一位溫柔的紳士熱愛攝影當瑪麗亞示意要賣掉手邊的相機他疑慮一會兒,於是鼓勵她拍照為了顧全她的尊嚴他想到一個全權之計說:

                   我買下它不過它先暫時放在妳身邊

說著說著他教她怎麼拍照還贈送她沖洗必備用具就從這一刻她的生命完全改變了

瑪麗亞與派德森之間的情誼也逐漸滋長他告訴她:

                  妳有凝視的天份

不過生活在貧困的家庭生活壓力經常讓她摧心刺痛在力不從心又愧疚感之下她跟派德森表白自己無法從事攝影很難持續下去然而他告訴她: 

瑪麗亞透過相機妳看到了什麼呢?妳看到了一個世界有妳可以去探索去保存去描述的東西只要看到那件東西的人再也沒辦法閉起眼睛妳已經無法再回頭了

沒錯已觸碰到知性的奧妙嚐到自由滋味的人再也沒辦法回到過去的懵懂與無知只能往前不能回頭了

杜里爾不喜歡在電影中運用隱喻手法因為一不小心會陷入一種「故作深度」的危機不但模糊焦點也會讓觀眾看不懂除非真有必要否則他絕不使用在這部電影情節的緊要關頭其中一幕他巧妙地運用: 








一隻蝴蝶飛舞在窗邊介於室內與室外之間,這被瑪麗亞與派德森看到了於是他握住她的手將相機透鏡停放在蝴蝶與手之間對好角度因光線的照射蝴蝶飛舞的模樣 印落在她的手上導演杜里爾用借物的隱喻的手法表現的多好多浪漫多麼恰到好處啊!

瑪麗亞拍小孩,拍丈夫,拍鄰居,拍群眾的集會遊行,拍的全是身邊可取的人事物,她沒有不實際的野心,每次的機緣總那麼的自然,雖然她生活圈不大,也無法旅行,不能到遠方看世界,然而,身體與環境的限制並沒有阻擋她「凝視」的能力,也不能阻擋她的自由想像就如生態與自然作家羅傑˙迪根斯(Roger Deakin)與羅伯特˙邁克法蘭(Robert Macfarlane)曾說的:

自然是一個龐大、迷人、與複雜的系統你不需要走到地球的另一端去尋找它它其實就在你家門前

沒錯瑪麗亞已在她身邊找到了奇異的時刻

因相機,這女主角擁有了為自己而活的空間,因天份,她懂得如何從平凡之中捕捉到最動人與真實的片刻最終呈現出來的.... 竟是生命中洗鍊的精華與珍貴的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