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晚,我看完了一部改編左拉小說的電影〈瑞薩的噩夢〉(Thérèse Raquin)(BBC 製作的三小時影片):
描述一個家庭,夫妻因害死了一個人(溺水而終),深陷在罪惡感裡,如鬼魂般捉弄,活在痛苦、相互責怪的循環之中,找不到出口,一直往下拖拉,情況一天比一天糟,引致可怕的悲劇....
(〈瑞薩的噩夢〉一幕,畫家(男主角)的朋友告訴他:你畫的所有肖像全像同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那位溺水之人。)
這樣的情節,讓我聯想到了莎翁的〈馬克白〉、易本生(Ibsen)的〈小艾歐夫〉(Little Eyolf)、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 的〈慾望之翼〉(The Wings of the Dove)...等等,也有類似的命題——罪惡感拖曳的夢魘,最後將演變成感情中最大的殺手。
左拉自然主義的表現方式很令人驚歎,是一場又一場精彩的病理解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